学好人 做好人发表时间:2022-10-26 08:45 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“中国好人”李培生、胡晓春回信,对他们继续发挥“中国好人”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。8月16日,漯河市文明办组织“漯河好人”代表召开学习回信精神座谈会;8月21日,漯河市召开深入学习回信精神、争做“三好”时代新人座谈会。我市包括“中国好人”在内的各类好人和志愿者代表表示,要积极传播真善美、传递正能量,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。各行各业人员掀起学习“中国好人”精神的热潮,深学深悟回信精神,学好人、做好人。 伟大出自平凡,平凡造就伟大。殷殷嘱托,前行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,是写给李培生、胡晓春的,也是写给所有“中国好人”的,激励着全国人民学好人、做好人,向上向善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 “中国好人”最可贵的地方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。多年来,李培生、胡晓春在山崖间清洁环境,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,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,弘扬和践行了敬业奉献精神。他们坚守平凡的岗位,把自己的工作干好。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,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。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,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。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诚实守信、敬业奉献、孝老爱亲,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成千上万“中国好人”,是当代国人道德风貌的写照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,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。在我们身边,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温暖和感人的故事,好人群体用凡人善举传播真善美、传递正能量。让我们在身边榜样的引领下,争做社会的好公民、单位的好员工、家庭的好成员。 涵养社会公德,争做社会的好公民。爱心企业家朱华磊是漯河三铭吾公益中心理事长,热心公益,捐资百万元助他人,2019年2月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,被评为“助人为乐”类好人。朱华磊就是社会的好公民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,就要践行以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、爱护公物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,成为善意的撒播者和爱心的传递者,用行动让世间充满暖意。 发扬职业道德,争做单位的好员工。源汇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渔业科技推广员胡军娜,服务乡村24年,助民增收十几亿元,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,被评为“敬业奉献”类好人。全国“最美渔技员”胡军娜年平均下乡300天以上,真心为民服务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员工。争做单位的好员工,就要践行以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、热情服务、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,脚踏实地、实干苦干,顽强拼搏、无私奉献,在本职岗位发光发热,建功立业。 弘扬家庭美德,争做家庭的好成员。好军嫂刘杰,家中发生多次变故,但为了支持丈夫,毅然辞去喜欢的工作,甘做丈夫后盾,独自撑起一个家,荣登2019年9月“中国好人榜”,被评为“孝老爱亲”类好人。争做家庭的好成员,就是要践行以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、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,同时要做到廉俭齐家,廉以修身、俭以持家,培育良好家风。 同时,我们还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、明礼遵规、勤劳善良、宽厚正直、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,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。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,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市。朱华磊、胡军娜、刘杰只是我市“中国好人”的典型代表。目前,我市有55人和一个先进集体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仅2021年,我市就有16名“中国好人”上榜,上榜人数居全国第一。漯河是名副其实的“好人之城”,“中国好人”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 德不厌小,点滴滋润;善不拒微,聚沙成塔。让我们大力弘扬“中国好人”精神,凝聚全市上下干事创业、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,以实干笃定前行,用奋斗开启未来,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做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。(作者:陈全义 来源:漯河日报) |